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马尔康 / 文化旅游 / 民俗文化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17-03-22
字体:
访问量:
分享到:


马尔康是原嘉绒藏族“十八土司”中梭磨、松岗、卓克基、党坝四个土司属地,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马尔康地区有“四土”之称。四土人自称为“垄巴”或“巴布”,即“山谷里人”之意,而历来他们又有“嘉绒哇”即“嘉绒藏族”的称呼,意为“接近汉族的溪谷居民”。据民族学家和民族史家的研究,嘉绒藏族是由世居的土著人与唐蕃时期从西藏各地调来驻守的士兵及其家属中部分人员长期融合逐步形成的。其方言以梭磨话为代表,称嘉绒语,或叫四土话。

“四土”地区不少地方为藏、羌、汉杂居区。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文化交汇,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嘉绒藏族文化。此地风土人情丰淳,宗教信仰深厚;民间文学、民间工艺、民族舞蹈极具特色。例如,以西索民居为代表的嘉绒民居建筑以及克莎民居为典型的邛笼建筑,喝马茶、吃烧馍馍的饮食习惯,诙谐浪漫的“爬墙墙”恋爱风俗,倾寨而出、盛大隆重的“观花节”,以及奔放热烈的“锅庄”舞蹈,醇香味美的咂酒等等,无不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芳香。虽然嘉绒藏族文化区涵盖阿坝、甘孜两州数县(市),但“四土”以外的其它地区自清代以来因汉族大量迁入、改土设屯而产生文化融和,而“四土”地区作为最大的嘉绒藏族聚居区则较少受到影响,所以今天马尔康所拥有的嘉绒藏族文化积淀最为厚重且最为浓郁。每年在马尔康举行的若木纽(观花)节、州县(市)运动会和建州节庆典,都是嘉绒藏族文化风情集中展示的大好良机。这些都是马尔康得天独厚的极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


“四土”是我国土司制度存留最晚的一个地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征剿大小金川叛乱,梭磨土司随征有功,荣封宣慰司,并获御赐“下马碑”,凡过碑下者“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极尽尊荣。战后,朝庭还征召了“四土”的工匠进京,在北京的西郊为八旗军仿建金川的石碉,以演练山地攻坚战术。朝庭对“四土”的土司也是关怀备至,清代中叶西南各省大规模的“改土归流”运动并未涉及“四土”,“四土”的土司制度一直保持至1956年。至今,马尔康市境内许多地方仍可看到当年土司文化的风采和遗踪,如直刺云天的石碉、规模宏大的土司官寨等等。2000年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四土”作家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便以“四土”为写作背景。对土司官寨进行修缮,重现当年土司生活的风貌,将成为民族文化含金量极高的嘉绒藏族历史博物馆。嘉绒藏族风情、土司文化是马尔康的重点旅游资源,在旅游开发中将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

马尔康古为冉马龙之地。秦时属湔氐道。西汉时,隶属汶山郡。唐时属宁远都护府。元朝时隶属吐蕃宣慰司。明永乐年间属杂谷安抚司。清朝乾隆时属理番直隶厅。民国初年属四川道理番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属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理番县(后改理县)。因马尔康地处边远山区,虽名义上属历代统治者所辖,实际上却常是鞭长莫及,并不能行使管辖权。自元朝以来,直到1940年代末期,该地区就一直处于梭磨、卓克基、松岗、党坝土司的统治之下。

1935年6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长征进入“四土”地区。7月,中央红军从小金两河出发翻越梦笔山到达卓克基,驻卓克基土司官寨并在此停留一周。1935年10月,张国焘在县境内的白莎寺召开了著名的“卓木碉会议”。

1950年11月,人民政府工作组深入“四土”,进驻马尔康寺,四土地区遂告解放。1953年成立“四川省藏族自治区马尔康办事处”,并在梭磨、卓克基、松岗、党坝四个地方成立了相当于区的人民政府。

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伟人的足迹,形成了一座座文化旅游资源的富矿,有待人们去开发利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